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作者:佚名 全集:大學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關鍵詞:大學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這里,蕅益大師把這個意思判做「直示境觀」,就為我們直截了當的顯示我們所接觸的境界,以及圣人所具備的觀念。實在講,境和觀,一個是講能觀之心,一個是所觀之境,這兩個是一不是二。這種見地就比哲學要高,哲學里講的能所是二不是一,就是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是兩個,不是一個。而佛法里面講的能所是一不是二,這個圓融,所以佛法高于哲學。這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依照文理的講法,就是按照詞句的意思來講,我們來看朱夫子在《大學章句》里的批注?!复髮W者,大人之學也」,這個解得很簡單,不像蕅益大師解釋大學解得這么樣的深刻。他這里講大人之學,大人到底是什么人?有的人說這個大人是對小孩來講,小孩和大人,成年人這叫大人,這個意思就淺。這里講的大人是指誰?圣賢人。他能夠對宇宙人生真相明了,這種人叫大人,所以《大學》是圣賢之學。當然前面有小學的基礎,如果用年齡段來看,一般來講是小孩要學小學,成年之后入大學。但是這個意思絕對不是就年齡而分,這里講的是圣賢人的學問。

  在明明德,這個明,第一個明字叫「明之也」,就是動詞。明什么?明德。明明德,第二個明是跟德合起來做名詞講。朱夫子說,「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這個明德,朱夫子所講的跟佛法是一致的。他說人之所得乎天,這個天是天然、自然,本來就具有的,不是從外頭來的,也不是后天學到的,是你本來就有。這個明德叫虛靈不昧,虛靈是你沒有辦法看見,沒有辦法接觸,所謂六根接觸不到,眼耳鼻舌身意沒辦法接觸,眼見不到、耳聽不到、鼻嗅不到、舌嘗不到、身觸摸不到,連你的意念都想象不到,這是虛。靈是什么?它本來具有見聞覺知的作用,這叫靈。不昧是講它常放光明,也就是長期作用,這個見聞覺知的作用從來沒斷過。虛靈不昧就是講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它具眾理而應萬事,這個理是天理,所謂天理是什么?就是自性之理,就是性德,具足自性中一切的智慧德能。應萬事是講它隨緣,在萬事萬物當中都能保持虛靈不昧。在事相上雖然有千差萬別,可是明德,自性的理體從來沒有變化過,也沒有中斷過,所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底下講,「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前面講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的明德本來是虛靈不昧,可是底下是講「性相近,習相遠」。氣稟所拘,就是我們的氣質、稟賦每個人不同,這是講的習性,習相遠,這些習性把我們的明德給拘束住,讓它不能夠圓滿的起作用。為什么人有習性?是因為迷惑,迷了之后就有習性。因為一迷就有造作,有造作就形成業習,習氣是這么來的。久而久之習氣就愈來愈深重,把我們自己本具的明德給拘縛住。習氣里面最嚴重的是人欲,欲望,一般講財色名食睡五欲。這些欲望把我們自性、明德全都障蔽住,所以有時而昏。這個昏是迷惑顛倒,這個有時是講什么?我們現在,現在就昏,就迷惑了,處在無明之中。什么時候才能重新將明德開顯出來?那你要覺悟,這就是所謂學。大學的學,就是幫助我們從迷惑顛倒那里回頭,回歸到自性的覺悟當中。

  能不能覺悟?一定能覺悟,哪怕是一個再迷惑顛倒的人,造作很多罪業的人,他也一樣能覺悟。為什么?難道那些十惡不赦的罪人他也能覺悟、也能夠恢復明德嗎?我們的師父上人在昆士蘭大學(我原來在昆士蘭大學教書),他曾經在學校里跟和平學院的教授們座談,就有位教授聽我們師長講起,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能夠教得好的。他就有疑惑,他問師父,難道希特勒他也能夠說是性本善嗎,也能夠(像這里講的)恢復他的明德嗎?師長告訴他,可以。他之所以造作這么重的罪業,是因為他自己迷惑得深。這個迷惑怎么來的?后天養成的習氣,就是他被教壞了,他昏了,他胡涂了,所以做出這些胡涂事,不知道造作這種罪業因果的可怕?,F世他是絕望當中自殺而死,死了以后全身都腐臭、長滿蛆蟲,來生在地獄里面那個苦就更加不可思議,那是他迷得深。如果有適當的教育,就是這里講的他能學,他能修,修是什么?依性德來修,他也能夠恢復自己的明德。為什么?朱夫子講,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他也有本體之明,就是他明德跟圣人是一樣的,而且這個明德并不因為他造作這些十惡不赦的罪業而息滅,只是他明德未明而已。

  所以學的目的,下面一句說,「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因就是依據,因其所發就是依據修德,這個修德也就是性德,就是此地講的明德。依明德而明知,讓明德彰顯出來,恢復自己的本來面目,本性本善,這就是講大學。所以朱夫子所說的,在這個層面上跟佛法講的是一致的。這個明德,王陽明先生說的也跟朱夫子一樣,他用天命之性,用的不同的名相,卻是講的一樁事情,因此不同的學派、不同的圣人所說的道理都一樣。這里講了明明德。

  底下一段是講新民。朱夫子把親民當做新民來講,這是一種意思。他說,「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污也」。這個新是講革新,把舊的去掉就是革新。這個舊的是什么?是我們的習氣,所謂老毛病、老習氣,這是舊的東西。把這些習氣毛病去除掉,自性的光明就顯發。所以首先要自己革除舊習,要自新,這就是自明其明德的意思,你自新了。所謂自新也不是說增加點什么,只是恢復你原本就有的明德而已。自性中本具無量性德,它是圓滿的,用不著你去增加什么,你只需要恢復。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就能明了,為什么圣人待人這樣謙虛、禮敬?因為圣人眼里看一切人都是平等的,都有明德,看希特勒也是跟圣人一樣,都有明德。只是圣人已經自明其明德,而希特勒還沒有明其明德,他是昏了,他終有一天可以明其明德的,當然不是在他那一世,他以后,多生多劫以后遇到了好的因緣,接受到圣賢的教育,他也能夠明其明德。這個理我們能夠想得通,既然有其理就必然有其事。所以理上講,每個人都能夠自明其明德;在事上講,當然每個人都可以真正成圣人。這一點佛家講得比儒家更圓滿,因為儒家的學問就講一世,佛家是講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生命的坐標是無限的,過去是無始,未來是無終。這樣理和事才能夠二者皆圓滿,否則像儒家懂了這個理,但是事上不能圓滿。希特勒這一生他沒有明其明德,所以就會對理產生質疑。

  孔老夫子有沒有反對人有輪回的講法?沒有反對。你看《論語》里面子路曾經向夫子請教「敢問死」,向他請教死的學問??桌戏蜃釉趺椿卮鹚?「未知生,焉知死?」夫子教人都是因材施教,你有這個根性,他就給你講這個道理;你要是沒有這個根性,他不給你講,為什么?講了你也聽不懂,給你講做什么?他對子路,子路還沒有到達那個境界,他對生的學問還沒有完全通達,未知生,焉知死?對死的學問那更無法通達。所以求學要循序漸進,先把生的學問搞清楚,才能搞清楚死的學問。死的學問是什么?輪回、三世,那個比這一生的學問又更深奧、更廣博。所以夫子不跟子路講這個,但是并沒有反對,而且這句話里面含著的意思,說明死的學問比生的學問更深刻。你自己想想,未知生,焉知死,是不是死的學問比生的學問更高高深?

  而孔老夫子在批注《易經》里面就說到,「精氣為物,游魂為變」。精氣是父精母血,我們現在講受精卵,這是生命最初的物質形式,就是為物,是生命的載體。游魂為變,這是講靈魂投胎附著在這個載體上面,就形成物質的身命。所以生命是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物,一個是魂,物是我們的身體,魂是我們的靈魂。當然,孔子用游魂比用靈魂這個詞講得更好,為什么?其實我們的魂不靈,還沒有明其明德就不能叫靈魂,叫游魂。為什么?它是飄蕩的,飄到有緣的地方它就投胎。更何況孔老夫子在很多地方都講到有鬼神,只是他「敬鬼神而遠之」而已,他沒有反對說沒有鬼神。如果說沒有鬼神,那何必說要敬他、何必說要遠他?《孝經》里面也講到,最后講祭祀父母的「喪親章第十八」,就講到鬼神會來享用我們的祭祀,所以這些地方都顯示出確實人有三世。所以我們明其明德的過程絕不是一生的,生生世世都在求學。當我們能夠自明其明德、成圣人了,還要推以及人,幫助別人也來自新,也來明其明德。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污也,也幫助他格除舊習、格除染污,成就圣人。這個意思講得非常好,這個「親民」做「新民」講,新是革新。

  還有一層意思(王陽明先生他的成就不在朱夫子之下),他講親民是親近民眾,這個也講得很好。就是當自己明其明德以后,還要跟民眾在一起,教化民眾,讓民眾也能覺悟,也能明其明德。這兩個意思,實在講也算是異曲同工,蕅益大師前面講的自覺覺他,意思是完全一樣,自覺是自明其明德,覺他就是親民。印光大師在王陽明先生這個意思上面再發展,說親民是什么?到究竟圓滿的親民,就是「人我一體,視人如己,各盡其分」之意。親是講親近,你跟民眾親近,親近到什么地步?到一體的地步,這是親近到究竟圓滿。如果還有人我之分,那你親民還不圓滿。

  孔老夫子講的仁,這個仁字是二人,愛人如己。為什么愛人如己?因為人和自己是一體,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就像人的身體一樣,不同的器官是一體的,左手跟右手一體,假如左手需要幫助,右手立刻去幫助它,而且各盡己分,相互合作,互相幫助。每個器官都有它自己的功能,眼睛能看、耳朵能聽、鼻子能嗅、牙齒能嚼、舌頭能嘗味,五藏六府也各有它的功能,每個器官它有它的作用。要想人體健康,必須各盡其分,分是本分,每個器官盡到它的本分,互相協調合作,一體,互相的幫助,不會講條件的,無條件的幫助它。所以人我一體,你真正有這種意識,那你必定是大公無私;還有一念私心,就說明我們自己沒有做到視人如己,親民就做不到。為什么親民做不到?因為明明德沒做到,你沒有明白、沒有覺悟。所以圣賢之教沒有別的,教你覺悟而已。你覺悟之后,自然就會做到。

  底下一段是講止,「止者,必至于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新民,皆當至于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也」。這第三綱講止于至善,這個止就是在至善上不動搖。這個至善是我們事理當然之極也,極是講的極致,當然之極,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和理。人能夠回歸到自然上,這就是止于至善。這個自然就是我們的自性,圓滿的回歸自性,就是止于至善。所以這里講的明明德和新民,這是我們的修學過程,明明德是自己的事情,新民是幫助眾生的事情,兩者都至于至善之地,就是到圓滿,而且止而不遷,不會動搖,那叫止于至善。這個境界是完全盡天理之極,就是圓滿的將自性的性德顯發出來。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符合天理、無不符合自性。心里頭沒有一毫人欲之私,就是完全把自私自利、五欲六塵的享受、貪瞋癡慢放下了。朱夫子講究的盡天理、滅人欲,這是圣賢的境界,就是止于至善。這三個方面,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大學》的綱領,叫三綱?,F在時間到了,我們暫時休息一下,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大德,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大學》。剛才我們學習了朱夫子對《大學》第一句話的解釋,這第一句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朱夫子講這是《大學》的三綱領。

  下面我們來學習蕅益大師的解釋,他說,「道者,從因趨果所歷之路也,只一『在明明德』,便說盡大學之道」。大學之道的道,就是路的意思,什么路?你的修學之路,這里講從因趨果,就是你修明明德之因,而成就大圣之果,這個過程稱為大學之道,也就是你恢復自性性德的過程。所以這里講就在這明明德四個字,便說盡了大學之道。所以《大學》這整篇文章,它最核心的就是這前面的八個字,「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是全篇的宗旨、綱領,也是整個大學之道的圓滿。所以你要把這八個字全領會了,底下不用再讀了,你都能夠領會。你能夠把明明德做到,你就成大圣人,大學也就圓滿了,畢業了。所以這里并不是說三綱領,朱夫子講大學三綱,其實不是三綱,是一綱,就一個綱領,叫明明德,蕅益大師為我們點明出來。能明明德就能親民,就能止于至善,所以三綱是三而一、一而三,重點就在于明明德。

  下面說,「上明字,是始覺之修。下明德二字,是本覺之性」。明明德,上面這個明字,是講始覺之修,就是修德,是動詞。下面明德兩個字,講本覺之性,就是王陽明先生講的天命之性。所以我們修行修什么?就是把我們的本覺之性圓滿的恢復出來,這叫明明德。本覺之性有三層意思,下面說,「性中本具三義,名之為德」,這三個義就是講的德。這三義也是三而一、一而三,從三個方面講這有三德,三德就是同一個自性的性德。這三德是講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什么是般若德?「謂現前一念靈知洞徹,而未嘗有形,即般若德」。般若是佛法中的名詞,它是梵文音譯過來的,中文的意思是講智慧。但是祖師大德沒有把它翻成智慧,為什么?因為般若的意思比智慧更深刻、更圓滿,并不是我們普通所說的智慧,所以沒有把中文翻出來,而是用它梵文的音譯,然后加以解釋。這個般若是什么樣的智慧?用我們現在話來講,徹底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

  宇宙人生真相到底是什么?這是前面我們所說的,從體上講,它是我們一念心性;從相上講,宇宙萬有,重重無盡的世界,都是我們心性所變現的;從用上講,它是叫妙用無方,它有見聞覺知的大用,而且見聞覺知的作用周遍法界,這講的體相用。契入這個境界要靠智能,而智能本身沒有形相,蕅益大師這里講,謂現前一念靈知洞徹?,F前一念是講當下我們這一念,這一念里面變現出虛空法界、十方世界,一切的星系、星云、宇宙萬物,都是這一念變現出來的。這一念的作用是能現、能知,所以叫靈知。洞徹,是講它周遍法界,整個宇宙都是這一念,一念心性之外無有一物可得。這一念是宇宙的本體,但是它又沒有形相,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所以佛法里講的唯心所現,這個不是一般人所說的唯心論,唯心論是相對唯物論來講。唯心論的那個心是講我們的精神、我們的思想。但是佛法里講唯心所現,這個心是講心性,是宇宙的本體,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桌戏蜃影阉Q為性,《中庸》里面稱為天命,稱為道。老子也把它稱為道,說「道可道,非常道」,這個道沒辦法說,為什么?因為它沒有辦法用我們的思想想象出來。這個境界是離言絕慮的,離言是離開語言,語言達不到,絕慮是思想達不到。要你放下思想、放下起心動念才能夠契入,這個智慧叫般若。

  般若不是用思想,不是思惟想象力得出來的。一般人講的聰明智慧,可能是他人生經驗很豐富、他的學識很廣博、思惟很深刻。這些所謂的聰明智慧不是般若,為什么?因為那些聰明智慧沒有離開思想,沒有離開起心動念,所以不能夠契入宇宙的本體。不能契入宇宙本體,也就不能圓滿的了知宇宙萬象,所以他是有知就有所不知。般若呢?般若無知就無所不知,無知是講沒有起心動念,有知就是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當然他就有所不知。到無知、無慮、無思這樣境界的時候,他才能夠圓滿的見到本體而通達宇宙一切萬有的真相,這是般若德。

  第二德是解脫德,講的是,「現前一念雖非形像,而具諸妙用。舉凡家國天下,皆是此心中所現物;舉凡修齊治平,皆是此心中所具事,即解脫德」。所謂的解脫德,是講一念心性的作用。一念心性它沒有形相,正是道家講的「大道無形…長養萬物」。所以老子也能夠契入這個真相,他知道大道是沒有形相的,可是他大道沒有說得很具體,他只是模模糊糊知道有這樣一個概念,但是他知道它是萬物的本體,佛法告訴我們這是心性。心性雖然沒有任何形相,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但是它具諸妙用,具有一切微妙殊勝的作用,這個作用具體體現在哪里?蕅益大師套用《大學》里面的話而講,「舉凡家國天下,皆是此心中所現物」,這是它能現的作用,現什么?現物。具體而言,物包括身,我們的身體,這叫正報;還有家,還有國,還有天下,一切的有情無情的眾生,乃至整個宇宙,都是這一念心當中所現出來的。你看這個作用,真叫大用無方,妙用。身是正報,家國天下是依報,正報、依報都是心性變現出來。除了物以外,還講到事,這個事是講修、齊、治、平,也是《大學》里面的概念,修是講修身,齊是齊家,治是治國,平是平天下。這些事情都離不開一念心性,也就是宇宙萬事萬物,都是一念心性變現出來的,從這個作用上講叫做解脫德。

  底下第三個德是法身德?!赣謴同F前一念,莫知其鄉而不無,位天育物而非有。不可以有無思,不可以凡圣異,平等不增不減,即法身德」。法身德是講到我們現前一念心性,你說不出它的方所,你不知道它在哪里。莫知其鄉,就是你不知道它在哪里,它從哪來、它將來會往哪里去,你說不出來,所謂「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它沒有來去,它不會動搖,不能說它沒有。如果說你不知道它在哪,也沒有來也沒有去,那是不是就沒有?不是沒有,不無,就是不能說沒有。它沒有形相,但是不能說它沒有。位天育物而非有,它的作用是變現家國天下和宇宙,生育出萬事萬物出來,這個從相上講是萬有,宇宙萬有是它變現的,可是你又不能說它有,非有,就是不能說它有。為什么不能說它有?如果有,那一定會有個形相,有個方所,有來有去,有生有滅,這才能談得上有,可是它都沒有,所以是微妙難思。

  因此,不可以有無思。思是思惟,你不能用我們常規的那個思惟說它是有還是沒有,到底有還是沒有?又是說不無,又是說非有,一般人都搞胡涂了。你說它無也錯,說它有也錯,逼不得已,你只能說它非有非無??墒悄阏f它非有非無,如果執著非有非無,又錯了。為什么?因為你有思考,有起心動念。這樁事情叫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是什么意思?你不可思,不能用思想,不能起心動念;也不可議,議是用語言表達,表達不出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你說不出來的。

  不可以凡圣異,凡是凡人,圣是圣人。這個心性凡人也有,圣人也有,而且心性是同一個,它沒有差異。所謂在凡不減、在圣不增,這一念心性在凡夫位上沒有減少,在圣人位上沒有增加,平等,所謂不增不減,從來沒有動搖過,沒有生滅過,沒有來去過,人人本有。雖然沒有形相、了不可得的,但是它又能夠變現萬物,難思難議,從這個分上來講就是法身德。這個心性本具三德,所以明德這里講到的很具體,從三個方面去分析它,所謂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這些就叫明德。

  底下說,「我心既爾,民心亦然。度自性之眾生,名為親民」。這是解釋親民,親民怎么個講法?前面說到的明德,在凡在圣沒有差異。我們現在學習圣教,目的是成圣成賢,也就是自明其明德,這個明德是我們心性的德能,我的心性如此,別人的心性也如此,這個民就是別人,一切的眾生。所以我能夠明其明德、回歸自性,一切眾生也能明其明德、回歸自性。而這些眾生,前面說到的宇宙一切萬事萬物,當然包括眾生,全都是我們自性所現物。所以我們親民,不是說去幫助心性之外的民眾,心性之外沒有民眾,沒有眾生,全是我們心性當中的眾生,是我們心性中所變現的物。這個物有人物、有動物、有植物、有礦物,有萬事萬物,都不離自性。所以我們度眾生,這個度就是幫助眾生,幫助他們做什么?幫助他們覺悟。而幫助他們覺悟這樁事情,還是心中所具事,無一法離開自性。所以這里講的親民,還是自性中的事情,因此它跟明明德不能分開。包括下面的止于至善,蕅益大師講,「成自性之佛道,名止至善」。佛字,這是梵文,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覺者,覺就叫佛。所以佛道就是覺悟之道,覺什么?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樁事情也是此心中所具事,沒有離開心性。所以成佛,儒家講成圣,還是自性中的事情,成自性之佛道,到成自性之佛道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是明德,覺他是親民,覺行圓滿是止于至善,這三樁事情是一樁事情,三而一,一而三,哪有離開自性?

  所以底下講,「親民、止至善,只是明明德之極致」。所以親民和止于至善還是明明德,只是明明德做到圓滿了。如果親民(就是度一切眾生)沒有圓滿,那明明德也沒有圓滿,沒有到極致。如果不能成就圓滿佛道、做圓滿的大圣,就是沒有止于至善,那么你明明德也沒有圓滿。這里孔老夫子為什么把明明德拆開三個方面來講,講這三綱?那是「恐人不了,一一拈出,不可說為三綱領也」。他是擔心我們不能明了,不明了什么?以為明明德就是自己覺悟就行了,沒有去度化眾生,這個明明德不能圓滿。

  所以儒家跟大乘佛法很相應,它不是搞小乘,小乘是自己覺悟就行了,他不需要去度化眾生。儒家這里講的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三而一,一而三,其中一個不圓滿,另外兩個也不圓滿。所以度眾生沒有圓滿,那自度也沒有圓滿;親民沒有圓滿,明明德也沒有圓滿,就這個意思。因此把它說成三個方面,一一拈出,說成這三個方面。但是要知道這三個方面就是講的一樁事情,不能夠說它是三個綱領,而是一個綱領。所以朱夫子對這點悟得不透徹,他誤以為這是三樁事情,不曉得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是一樁事情。底下《大學》的文中已經給我們顯示出來,其實也很明顯,你看底下講,「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

  底下是朱夫子講的八目,先講明明德于天下。這里為什么沒有講古之欲親民于天下、欲止于至善于天下,沒有把它分成三個來講,為什么只是說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如果要講三綱,那《大學》里面應該把三個綱都要講出來,它是不同的,就要講出來??墒沁@里只講了一個,就是欲明明德于天下,沒有講說欲親民、欲止于至善,正說明三綱是一不是三,明明德就涵蓋了親民和止于至善。這一點悟處,蕅益大師給我們點出來,朱夫子之后八百年,真的只有蕅益大師為我們揭發出來。如果不是蕅益大師給我們揭發出來,我們還真以為是三綱,不曉得它是一個綱的三方面。

  蕅益大師還怕我們沒懂,繼續給我們說明,「此中明德、民、至善,即一境三諦;明、親、止,即一心三觀」。這里講的三個方面,這個名詞,「明德」、親民的「民」、止于至善的「至善」,這是講到境界。明德是講自己,親民的民是講眾生,至善是佛的境界。這三個不是三個境界,是一個境界,叫一境三諦。諦是真實,三個真實的道理而已,不是講三個不同的境界。為什么叫一境?自己和眾生,這明明是兩個境界,為什么叫一個境界?因為都是我們心性中所現物。心性所現這種境界,里面包含著明德、民和至善。不是說心性有幾個心性,變現出幾個境界,不是,只有一個自性,所以只有一個境界。底下講的動詞:明、親、止,這個「明」是對明德而言,明明德;「親」是對民,叫親民;「止」是對至善,止于至善。這叫觀,觀也是修的意思,這個觀叫一心三觀。這三個觀也是一不是三,同是心性當中的性德,我們現在去修就叫修德,性修不二。所以這里講得很圓融,蕅益大師用大乘圓教的義理來解釋《大學》,這就解釋得圓滿。

  底下又說,「明明德即自覺,親民即覺他,止至善即覺滿。自覺本具三德,束之以為般若;覺他令覺三德,束之以為解脫;至善自他不二,同具三德,束之以為法身」。所以底下為我們說明,明明德著重在自己自覺,自己覺悟;親民著重在覺他,幫助別人、幫助眾生覺悟;止于至善是前面自覺覺他兩者都圓滿,叫覺滿。自覺、覺他、覺滿,每個方面都具有三德,就是般若、解脫、法身,這里就分析得更細致。自覺里面有三德,拈出般若來做為綱領,所以束之以為般若。對于度眾生而言,就是要令覺,就是令他覺悟,這個也具備般若、解脫、法身,三者著重講解脫,就是幫助眾生得到解脫。其實它也是同具備三德的,不可能說只有解脫而沒有般若、沒有法身,它也是三而一,一而三,只是說的重點不一樣。至善是自他不二,至是圓滿,圓滿的善是自他不二,這是孔老夫子所說的仁的最高境界。仁是二人,二人是我和他,叫自他,我之外就是他,我和他是一不是二,這才叫至善。還有二的分別,你至善沒有圓滿,仁也沒有圓滿。從自他不二這個分上來講,也同具三德,我也具備三德,他也具備三德,那么我們用法身來做代表,所以這里是圓融無礙的。

  底下說,「不縱不橫,不并不別,不可思議,此理名為大理。覺此理者,名為大學」。這里所說的這個理叫大理,這個大不是大小的大。有大有小,那是有相對的,那個不是真大。這里的大是絕對的,沒有相對,實在沒辦法說這個是什么理了,用一個大字來形容它。這種理,道理,不縱不橫,不并不別??v橫是講它的空間和時間,橫方面是空間,縱是講時間。也就是說這個理是超越時空的,因為時空是分別執著里面變現的,它就有限制,這個理是貫通,沒有限制。不并不別,是講它沒有對待、沒有對立。你說有并,并是有兩個才能并起來;別是分別,有兩個才叫分別,它是沒有兩個,只有一個,不二。什么不二?自他不二。明德、民、至善,這不二。乃至后面講到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不二。不可思不可議,這個理叫大理,這個大理也是勉強稱之為大理?!?a href='http://www.robinhoodcdfi.com/guoxue/laozi/' target='_blank'>道德經》上講的,名可名,非常名,它本身沒有名的,勉強稱它個名,如果沒有名就說不出來。覺此理者,名為大學。真正把這個心性的大道理覺悟明了了,這個學問就叫大學。

  下面說,「從名字覺,起觀行覺;從觀行覺,得相似覺;從相似覺,階分證覺;從分證覺,歸究竟覺,故名大學之道」。這里講的大學之道,是學的過程、覺悟的過程,那有次第。先是名字覺,就是你在教理上明白,你沒有入境界,還是凡夫的心行。但是至少你理論上明白,這個有好處,幫助你轉變觀念,幫助你落實到自己的行為上,那么就是觀行覺。觀是觀念,行是行為,也就是你的觀念改變、行為改變,就是你修行了。從這個觀行覺慢慢入相似覺,相似就是像個樣子,像誰?像圣人。但是還不是圣人,從表面上,你的行為、你的言語、甚至你的起心動念跟他很像。再進一步就叫分證覺,分證是你真的變成圣人。但是圣人也有次第,也有他的階級不同,叫分證。從分證覺歸究竟覺就是圓滿,從小圣變成大圣,到圓滿的圣。在《華嚴經》里面講的法身大士有四十一個階級,到最后,四十一個階級階位圓滿,到最后妙覺位就叫究竟覺,那是圓滿成佛的境界。所以整個修學的過程叫大學之道。換句話說,要完成大學,是圓滿成佛的境界,成就大圣的境界。

  今天我們就把《大學》第一句話為大家做了個詳細的解釋,這里面含的義理極其的深廣,這叫「直示境觀」,為我們直截揭開這些心性的道理,指示出回歸自性的方法、過程。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