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復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陜州陜人,祖籍隴西上邽,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后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
名門出身
上官婉兒是西漢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孫三代的后裔,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孫女,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時任江都宮福監,高祖父上官賢官至北周幽州太守。
公元664年(麟德元年),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則天所殺,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廷。在掖廷為奴期間,在其母的精心培養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
女皇寵幸
公元677年(儀鳳二年),武則天召見了年僅十四歲的上官婉兒,當場出題考較。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且文意通暢,詞藻華麗,語言優美,真好像是夙構而成。武則天看后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
墓志載其十三歲為才人,可能是武則天為了免去其奴婢身份而給予的名份。
后來武則天稱帝,詔敕多出其手者,時稱“內舍人”。不久,上官婉兒又因違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處以黥面而已。以后,上官婉兒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
從公元696年(通天元年)(出自《景龍文館記》,《舊唐書》為圣歷年)開始,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權勢日盛。
成為昭容
公元705年(神龍元年),張柬之等擁護李唐宗室的大臣發動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迫退位。神龍政變后,唐中宗復辟,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深被信任,又拜為昭容,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
上官婉兒與韋皇后、安樂公主亦多往來,屢次勸說韋皇后行武則天的故事,于是韋皇后上表請求規定全國士民百姓一律為被父親休棄的母親服喪三年。又請求規定天下百姓二十三歲時才算成丁,到五十九年就免除勞役,改易制度,用來收取人心民望,李顯都準許了。
上官婉兒又向韋皇后推薦武三思,將武三思領進宮中,李顯于是開始與武三思商議政事,張柬之等人從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不久,武三思依靠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繼設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權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兒又與其私通,并在所草詔令中,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
公元707年(景龍元年)七月,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矯詔發羽林軍三百余人,殺武三思、武崇訓于其府第,并誅其親黨十余人,又引兵從肅章門斬關而入,叩擊閣門而搜捕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急忙逃至李顯和韋皇后處,并揚言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后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崩铒@和韋皇后一時大怒,遂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登上玄武門躲避兵鋒,令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率飛騎二千余人,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李重俊兵敗被殺。
但據墓志記載,上官婉兒曾四次向中宗進諫,反對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從檢舉揭發,到辭官不做,再到削發為尼,都沒有得到唐中宗準許,最終以死相諫。喝毒藥后,太醫緊急救治,才得以保命。
引領文風
上官婉兒深得李顯、韋皇后信任,專秉內政,祖父一案也被平反,上官儀追贈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上官庭芝追贈黃門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
此后,上官婉兒又經常勸說李顯,大量設置昭文館學士,廣召當朝詞學之臣,多次賜宴游樂,賦詩唱和。每次都同時代替李顯和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數首并作,詩句優美,時人大多傳誦唱和。對大臣所作之詩,李顯又令她進行評定,名列第一者,常賞賜金爵,貴重無比。因此,朝廷內外,吟詩作賦,靡然成風。上官婉兒酷愛藏書,曾藏書萬余卷,所藏之書均以香薰之。百年之后,其書流落民間,依然芳香撲鼻且無蟲蛀。
其母鄭氏去世后追謚為節義夫人,婉兒上表將自己的品級降為婕妤以示哀悼,不久之后恢復。
李顯派人又在上官婉兒居地穿池筑巖,窮極雕飾,常引大臣宴樂其中。當時,宮禁寬疏,允許宮內官員任意出入。上官婉兒遂與一些宮官在宮外購筑宅第,經常與他們交接往來,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職。中書侍郎崔湜就是因為與上官婉兒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為相的。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銓選時,多有違失,被御史李尚隱彈劾,以罪被貶外州司馬;也因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為其申理,仍官復原職。
政變被殺
公元710年(景龍四年),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又依附太平公主。六月,李顯突然駕崩,韋皇后將臺閣政職、內外兵馬大權以及中央禁軍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黨羽和族人,朝政大權盡落韋氏之手。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后為皇太后攝政,以平衡各方勢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韋溫更改詔書,勸韋后效仿武則天。
得到消息的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7月21日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以禁軍官兵攻入宮中,殺死韋后、安樂公主及所有韋后一黨,擁立其父李旦。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并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以證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劉幽求拿著遺詔求李隆基開恩,但李隆基不許,殺上官婉兒于旗下。后葬于雍州咸陽縣茂道鄉洪瀆原,太平公主非常哀傷,派人去吊祭,并出錢五百匹絹。
公元711年(景云二年)七月,復封為昭容,謚號惠文。但據2013年9月出土的墓志銘可以確定上官婉兒是被葬于唐景云元年八月,其墓志蓋上已刻上了“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即可確定在上官婉兒死后不久,也即被葬的時候就已經恢復了其昭容的稱號而不是史書上記載的死去一年后的景云二年七月。
開元初年,李隆基派人將上官婉兒的詩作收集起來,編成文集二十卷,令張說作序。但據張說所著《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結合墓志內容推測,應該是太平公主上表請求編集文集。此集今佚,《全唐詩》僅收其遺詩三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