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猴哥帶你讀懂孔子第三十講、孔子心碎時的去處

作者:孔子 國學知識 來源:網絡

  猴哥帶你讀懂孔子

  第四模塊、周游列國(13講)

  第三十講、孔子心碎時的去處

  你好,歡迎來到“猴哥帶你讀懂孔子”。讓我們一起走近孔子,了解春秋歷史。

  在南方生活了一年多以后,孔子回到了衛國的都城。他和身在晉國戰場的陽虎只隔著一條黃河,他們甚至通過某些中間人建立了秘密聯系。

  孔子打算過河去晉國,但學生們都不同意,他只能困坐愁城,一天天熬著過日子。

  那師生之間的這場冷戰要僵持到什么時候呢?孔子還有機會見到陽虎嗎?

  這一講,就讓我們從神秘的中間聯絡人講起。

  神秘的聯絡人

  孔子這次到了衛國之后,跟一位叫“師襄子”的宮廷樂師學習彈琴。這當然不止是為了學習音樂,還有別的用意。

  因為春秋的時候,宮廷樂師群體其實是個國際信息集散中心,孔子可以借機打聽晉國那邊的動態。

  他想去晉國又去不成,內心很苦悶,就整天關在屋里擺弄樂器,敲打一種像編鐘的打擊樂,磬。音樂是用來表達感情的,特別是難以被人理解的時候。

  所以,現在孔子也只能靠音樂來排遣自己的情緒。

  和之前的重大抉擇不一樣,他這次不是為了事業,沒有任何功利目的,完全是個人感情的驅動。這跟孔子對家庭、對親情的理解有直接關系。

  孔子這一輩子,其實都很渴望家庭親情,他開創的儒家學說最重視孝悌,也就是父子和兄弟關系。

  但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的成長經歷,孔子的家庭理念又過于保守,他和所有的親人,比如妻子、兒子、兄長,幾乎都有很深的隔膜。在后面的課程里,我會專門介紹孔子的家庭生活,這里就暫時先不展開了。

  總之呢,孔子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此外,他還要回避跟陽虎可能存在的親情關系。有時候,甚至得刻意顯示自己和陽虎在政治上的對立。這對孔子其實是一種折磨。

  現在,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孔子逐漸看淡了政治事業,而他對陽虎的歉疚之情卻越來越深,最終,積累成了他想渡過黃河的這份沖動。

  但是,孔子還是被各種有形的、無形的羈絆挽留住了。得不到學生的支持,他只能用音樂來抒發自己的苦悶。

  就在這時,神秘來客出現了。

  《論語》記載,某一天,有個農民模樣的人,背著草編的簍子,從孔子住處路過。聽到屋里傳出的樂器聲,他停下來說:“這個奏樂的人,聽起來像是有心事啊!”

  接著,他走進房間對孔子說:“你敲得這么叮叮當當的,是發愁沒人懂你心思,也太想不開了吧,有啥大不了的。水淺呢,你就撩起衣服、蹚水過河;水深呢,你濕了衣裳也能過。不就是那么條河嗎?”

  你看,他一句話就捅破了,孔子正想過黃河、但又下不了決心??雌饋?,這人貌似大有來頭。那他是誰呢?

  這種說話很高明的人物,《論語》里還出現過不少,他們都沒有具體的名字。大家一般都把這類人歸為“隱士”,說他們是藏在民間的高人。

  但結合當時的背景,我推測,這個背著草簍子的來客,很可能是陽虎那邊派過來聯絡孔子的,所以他說話才會這么有針對性。

  尤其要請你注意,他對孔子說的最后那句話:別管水深水淺,反正都能過河。這句話出自《詩經》的《匏有苦葉》這首詩。

  而孔子在跟子路解釋他為什么想去投奔晉國的時候,也用了這首詩的典故。這個細節,我在上一講講到過,你應該還有印象吧?

  這首詩呢,其實是一首黃河對岸的民歌。它講了這么一個情景,詩的主人公在黃河邊等待渡船,他一邊欣賞秋天的景色,一邊在焦急地想,約好同行的朋友怎么還沒來。

  對應到現實,那位神秘來客引用這首詩,很明顯就是在催促孔子:渡船準備好了,您趕快上路吧。

  那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呢?

  他說:“確實如此。但最難邁出去的,就是這最后的一步啊!”

  《論語·憲問》:子擊磬于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黃河悲歌

  看來,孔子還是邁不開最后這一步,終究還是放棄了。而陽虎那邊安排好的渡河行動,因為孔子的遲疑和顧慮,也隨之宣告流產了。

  但事情還沒有結束。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不久之后,孔子似乎后悔了,他一個人跑去了黃河渡口。但是,沒等他找到渡船,子貢就出現在了他身邊。

  一番躊躇之后,孔子放棄了渡河的念頭。他看著黃河哀嘆說:浩蕩的黃河水啊,我孔丘不能過河,難道是命運的安排嗎?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既不得用于衛,將西見趙簡子。至于河而聞竇鳴犢、舜華之死也,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

  按《史記》的說法,孔子最后放棄渡河,是因為他當時在河邊,聽說趙簡子殺了兩個人,叫竇鳴犢和舜華。于是,他傷心得不想過黃河了。

  可奇怪的是,竇鳴犢跟舜華這兩個人,史書里沒有任何記載。史學家錢穆也認為這段記載不可靠。他的原話說:“此兩人,絕不聞有才德賢行之稱見于他書,孔子何為聞其見殺而臨河遽返?疑此事實不可信。”

  當時,只有子貢陪在孔子身邊,這兩個人到底說了些什么,我們不可能找到真實的記載了。但從孔子前后的行動來看,估計是子貢改變了孔子的想法,留住了孔子。

  而《史記》里的那個說法,很可能是子貢或者其他學生事后編造的,用來掩蓋孔子想去找陽虎、但又被勸阻的事實。

  因為在孔門弟子的立場上,陽虎就是孔子永恒的對立面,他們不愿記載這兩個人藕斷絲連的種種信息。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子貢這個人總能在關鍵時刻起作用。像之前孔子在鄭國都城東門外走丟了,也是子貢很快找到的他。這次呢,他不但第一時間找到了孔子,估計還勸阻了孔子。

  當然,除了子貢的勸說,我認為,孔子最終決定不渡過黃河,還有一個更現實、也更殘酷的因素。那就是,衛國官方對他的警告。

  來看戰國時期《墨子》這本書里的一段記載。它的原文是:“佛肸以中牟叛,漆雕刑殘。”

  佛肸這個人,我上一講介紹過,他原本是衛國中牟地區的長官,后來叛變投降了晉國,還策反過孔子。那好,前半句的意思我們已經知道了。

  那“漆雕刑殘”,說的又是什么呢?這指的是,孔子一名叫漆雕開的學生,受刑后落下了殘疾。漆雕是他的氏。

  聯系到佛肸策反孔子的背景,我推測,漆雕開可能參與了孔子和佛肸溝通的工作,充當了某種聯絡人的角色。

  而衛國官方呢,也察覺到了孔子的動向,所以就對漆雕開下了手。這是為了敲打、警告一下孔子。

  雖然很多細節我們沒法復原了,但至少能推測,孔子真承擔不起一意孤行、說走就走的代價。他想去晉國,就意味著倒向了反晉聯盟的對立面,這可不是件小事,后果會非常嚴重。

  陬邑療傷

  好了,孔子最終沒能渡過黃河、也沒能再見到陽虎,這背后的原因,根據已有的史料只能分析出剛才這么兩條。那接著,我們就來看他的下一步打算。

  既然現在不去晉國了,那孔子也沒有必要繼續呆在衛國。

  根據《史記》的記載,從黃河渡口回來以后,孔子萬念俱灰,沒多久,他就回了魯國,解散了他的學生團隊,打算一個人躲起來舔傷口。

  但他選擇療傷的地方,并不是都城曲阜,而是小時候的家鄉,陬邑。因為他已經和三桓鬧僵了,不想再和魯國政界有什么牽連。

  回到老家的話,也許能忘掉成年后的一切紛擾,重新回到童年的天真和簡單。這正是孔子此時最需要的。

  如果沒有少年時代的那次停棺認祖,他這輩子會跟顏家莊的其他人一樣,當個憨厚樸實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永遠不會有那些追求與夢想、希冀與絕望。

  但歷史無法假設,他已經踏進了一個更大、更復雜的世界?,F在的他,出去走了一圈,累了也老了,只想躲回故鄉,蟄伏起來。

  可是,那些看著他長大的先輩們都已經過世,晚輩鄉親們也無法理解他的經歷和痛苦??鬃又荒馨寻技耐性谝魳防?,他甚至創作了一支悲哀的琴曲,來寄托自己對命運的感激、哀嘆與詛咒。

  陬邑,他少年時千方百計想掙脫的貧賤之鄉,在暮年,卻成了孔子逃避世間擾攘憂煩的最后角落。他在父親的成人世界里傷痕累累,奔波終老,最后又回到了殘留著母親氣息的靜謐mi茅屋。

  雖然在后世被尊為圣人,但他也曾經是塵世中一個活生生的凡人,有著屬于自己的心碎和哀傷。他距離你,距離我,都不遙遠。

  今天的我們,也會離開家鄉,去外面的世界打拼。當再次回到故鄉,我們的心境跟此時的孔子應該也有些相似吧?

  小結

  好,這一講,我們看到了一個年老的、疲憊的、同時心碎的孔子。他本來想拋棄事業和聲望,拋棄掉這輩子積累起來的一切,去黃河對岸見一見陽虎。但最終,他沒能成行。

  孔子和陽虎這段持續半個多世紀的糾葛,以往還沒有人注意過。但我覺得,這可能是我們理解孔子的一把鑰匙。

  當然,我這門課根據已有的史料,做出的這些推測,只是復原歷史的一種可能性,也歡迎你對我的復原進行考證和質疑。

  比如,你覺得孔子晚年這么想去黃河對岸,還有沒有其他什么原因呢?歡迎在微信群里留下你的看法。

  至于孔子要在家鄉蟄伏多久,他還會不會繼續他的周游列國之旅,我們下一講繼續。

關鍵詞:猴哥帶你讀懂孔子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猴哥帶你讀懂孔子第三十講、孔子心碎時的去處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