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猴哥帶你讀懂儒家思想第七講 格物致知的核心是找到做人的是非善惡標準

作者:猴哥 國學知識 來源:網絡

  儒家思想的三綱八目的三綱講完了,這一講我開始講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八條目,記住了哈。

  《大學》里說:“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意思是說,要平天下,必須先治國,治國必須先齊家,齊家必須先修身,修身必須先正心,正心必須先誠意,誠意必須先致知,而致知就要靠格物。這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反過來也一樣?!洞髮W》里說:“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什么意思呢,格物了,就是致知了;致知了,就誠意了,以此類推,一直到平天下,這八條前后之間是充分必要條件。

  充要條件就是說,你只要這樣干,肯定行;你不這樣干,絕對不行。所以說,這八條目,就是金科玉律了。你要重視這個結論,真照這樣去干,知行合一,你就前途無量。

  除了搞清楚八條目之間的關系,知道八條目的學習順序也很重要?!洞髮W》里說:“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意思是說,知道哪個在先,哪個在后,就接近得道了。這個要記住,先后次序是儒家哲學的一個核心,任何事情都要分清先后。比如“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為什么?因為耕耘在先,收獲在后,問耕耘才有收獲;問收獲呢,只會給你帶來焦慮和糾結。問耕耘可以改變收獲,問收獲什么都改變不了,這就是個先后問題。

  八條目當中有一條是核心,那就是中間的“修身”。修身前面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是告訴你修身的路徑,修身的后面是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修身的結果?!洞髮W》說,從天子到普通老百姓,人人都應該以修身為本。修身,就是儒家最重要的價值觀,也是我們這門課最開始提出的目標。

  這一講,我就以修身為分界線,先講八條目的前四條: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但是問題來了,《大學》這本書里沒有解釋什么是格物致知,我猜可能是竹簡掉了幾片,那段內容丟掉了??傊?,其它每一條都有解釋,就這兩條沒解釋。朱熹在編著四書的時候,就在這里補了一段解釋。

  朱熹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之所以說要致知,就必須要格物,意思是說,要知道,就必須即物窮理,研究那事物,窮盡它的道理。

  朱熹接著說:“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其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人心有知,萬物有理,我們不能窮盡事物之理,所以知有不盡,就是還沒有能夠做到全知。

  他又接著說:“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致乎其極。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所以《大學》一開始教導學生,對凡是天下之物,無不在對它已知的理的基礎上進一步窮盡,表里精粗,無所不到,這樣用力時間長了,就能無所不知、無所不明了。

  朱熹最后總結:“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這就是格物完成,就是“知之至”了,就是知道的極致,是最高境界了。

  朱熹說的這些,就成了之后一千年“格物致知”的標準解釋。但到了明朝,王陽明對此提出了疑義,他的懷疑也很有道理。他說,《大學》里說了“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八條目是有嚴格的先后次序的,如果格物是要格物窮理,要窮盡天下全部事物的全部道理,達到知無不盡才算是格物致知,那這個任務顯然是一輩子也完不成的,那我不是到死也進不了“誠意、正心”的階段嗎?還談什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呢?

  王陽明想不通,他決定自己做一個試驗,選一個物來格,他選了竹子。說格就格。王陽明到花園里,對著竹子盤腿而坐,盯著竹子,就開始格。格了七天七夜,什么也沒格出來,倒是把自己給格病了。王陽明就斷定:朱熹錯了!

  就此,王陽明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新解釋,也打開了一個思想的新世界。

  王陽明說,格物致知的知,不是知識,而是良知;格呢,不是去做實驗搞物理研究,而是格子的格,好了格子,就等于畫好了一個標準,這是一個是非善惡的標準。比如,我們說大臣的職責是格正君王,這個格就是一個是非善惡的標準,格子就是個框,格正就是匡正。我拿著這個是非善惡的格子,去格那個物,看套不套得上。套得上,就是是,就是善;套不上,就是非,就是惡。這就是格物致知,我一套,就致良知,就知道是非善惡。后來王陽明把這個思想總結為他的“四句教”,就是四句話:“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你自己心里有良知,一件事情的是非善惡,你自己心里明明白白的,都知道。遇到什么事,你用這個良知的格子去套一下,立即就明白了,不要給自己找理由,不要自欺欺人,該怎樣就怎樣,善的就留下,就去做;惡的就摒棄,不要作惡,這就是格物致知。

  格,不是研究,是用是非善惡的標準去檢驗;物,不是物體,而是那個事,是你遇到的每一件事;致,不是窮盡,是導致,是找到;知,不是知識,是良知。

  四個字,朱熹全錯!用朱熹的解釋,要即物窮理,才算格物致知,那永遠都完不成,后面六條永遠都操作不起來。用王陽明的解釋,八條目就豁然開朗了,馬上可以操作。遇到一件事情,該怎么辦?我用是非善惡的格子往上一套,大是大非,非常清楚。對的我就做,不對我就不做,這就格物致知、致良知了。我既然知道該怎么做,我就有了誠意,有了誠意,心就正了,然后就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是是非善惡的標準格子,那這個標準在哪里呢?王陽明說:“良知自然會知。”簡單得很,就是你自己的良知,你自己心里都明白。

  比方說,我是一個學生,該不該好好學習?人人都知道該好好學習,但為什么那么多人不好好學習呢?這就是沒有格物致知。喊他出去玩的時候,他格子一套,知道不該去,但他還是去了。

  格物致知,就是完全沒有任何利益的考量,只按是非善惡的標準去做,就是絕對堅持原則,沒有任何選擇性,該怎樣就怎樣。

  注意啊,這就是儒家修養入門的第一級臺階:遇到任何事情,絕對不做任何利益考量,絕對不選擇性執法,絕對按大是大非、是非善惡的標準去做,這就是致良知。

  我這門課很難,難點不在于朱熹的致知,掌握知識;而在于王陽明的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按這些原則去行動。但是,現在你聽起來,好像是在講大道理,覺得是圣人理想,很難落地。聽完全部課程,你就會真正理解它的全部原理。你會發現,那些原理聽上去很高深,其實真正的骨血也就那么一點點,主要看你能不能堅持做下來。

  說完格物致知,我們再看后面的誠意正心,這部分很好理解。

  王陽明說“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知道了是非善惡,知道了自己該怎么辦,打定了主意,就有了誠意。

  什么是誠意呢?朱熹說:“誠者,不自欺也。”比如你要跟客戶說假話,你自己知道是假話,只是為了附和他而說的,那如果你能做到不欺騙自己,你就有了誠意。所有是非、善惡、真偽,都看得了了分明,心上發出來的念頭和考慮,都是真實無妄,沒有一點虛情假意,這就是誠意。

  在我看來,這個“誠意”的“誠”字,是整個儒家修養的根本。從《大學》到《中庸》,就修一個“誠”字,從《大學》的“誠意”到《中庸》的“至誠”,也就是至誠如神——能把誠意修養到極致,你就能成為天地人三合一的神。留下這個話頭,到《中庸》,我們要攀登至誠如神的高峰。

  做到誠意之后,就能正心,一顆心妥妥地在胸腔里,端端正正,無所偏倚。我們不是常說做一件事要先端正態度嗎?這就是正心。心一正,就一舉一動都符合道理和規矩,一舉一動都對;一舉一動都對了,才算是修身了,身上的每個地方都修養到位;修身之后,就接上了后四條——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總結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用王陽明的“致良知”三個字就夠了。良知自然會知,你自己心里都知道,都有數。只要你能夠做到誠意,不自欺,不自欺欺人,一切自然無往不正,正大光明,走在光輝大道上。

  講完了八條目的核心,下一講,我講八條目的后四條: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關鍵詞:儒家思想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猴哥帶你讀懂儒家思想第七講 格物致知的核心是找到做人的是非善惡標準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robinhoodcd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国产A级理论片不卡顿|老汉A∨精品视频网|校花噗呲噗呲太深了好爽|久久一本热色99国产